户籍改革影响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空间一般均衡分析

时间:2023-11-20         阅读:

光华讲坛——社会名流与企业家论坛第6667

主题:户籍改革影响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空间一般均衡分析

主讲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张吉鹏教授

主持人:经济学院 毛盛志讲师

时间:11月20日 16:00-17:30

举办地点:西财柳林校区诚正楼432

主办单位: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团队 经济学院 科研处

主讲人简介

张吉鹏,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中青年杰出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移民、区域与城市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以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内容简介

2014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快速推进,但是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其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主体的影响非常复杂,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基于1996-2022年间各地市落户政策文件构建了一个新的反映城市落户门槛的指标——落户概率,并基于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更准确地计算了各地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们发展了一个空间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地方户改对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工资、居住成本和公共服务的地区差异在其中的作用。在大城市户籍约束不变的情况下,中小城市的户籍改革会吸引人口流入、落户和回流,但是这种效果的大小要取决于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如果公共服务差距太大户籍改革的作用就不明显,而且会出现“能落不愿落,愿落不能落”的情况。大城市户籍放宽会吸引更多的人流入和落户,但从空间均衡作用的其它力量来看,人口流入会导致居住成本提高和公共服务的拥挤程度增加,自然会产生制衡防止大城市过度扩张。另外,户籍改革对存量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以及新增城市人口的流动地选择都有不同。实证结果发现,从宏观层面来看,地方落户概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17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提高4.08个百分点,而半城镇化率显著缩小了2.92个百分点。这些影响主要来自三线及以上城市,而非四五线城市。从微观层面来看,本文基于最新的202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的分析发现,地方落户概率提高显著促进了人口落户、人口流入和人口回流,这些影响因为个体的年龄、户口性质和现住地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未来户籍改革需要关注落户意愿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问题,并且与高质量公共品的合理空间布局以及居住环境改善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